卡司塔网络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

发布:2019-07-28 阅读:2436 来源:百度新闻 标签:移动互联网 分享:

移动互联网虽然与传统互联网紧密融合在一起,技术架构上也与传统互联网大体相同,如数据库架构、存储的架构等。但由于移动通信网和无线组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从网络层次结构来看,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又有一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等方面。


(1)移动网络传输语音和数据的区别

传统互联网中传输的都是比特数据信号,而移动通信网最初是为传输语音而设计的,其传输过程中需要呼叫建立信息通道以及释放通道的阶段。在语音通讯过程中,呼叫双方一直占用网络信道资源交谈,通话结束则释放信道,整个过程是连续独占的。而数据通信的方式却与语音通信有很大区别,其通信过程是断续非独占的:试想我们打开一个网页浏览的过程,在单击超链接后,资源请求方发出的请求指令会占用信道,待服务器端响应后传回网页数据给我们,而在浏览网页过程中信道并没有通信任务,因此在数据通信中信息传送是突发间歇性的。


(2)按流量计费与按时计费

基于数据通信的上述特点,移动网络中对数据业务采用了与传统语音业务按时付费不同的计费策略,即移动互联网用户普遍采用的是按流量计费的模式。不可否认,按流量计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动互联网某些应用的发展,特别是数据密集型的软件应用。但这种计费方式从短期来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如果移动网络不限制流量使用,大部分手机的移动热点分享功能很有可能会将数量巨大的有线互联网访问量“搬”到移动网络中来,而现有的带宽还无法应付这种爆炸性的访问量增长。


(3)移动终端的适配问题更复杂

移动上网的终端设备一般都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所谓的跨界产品。设备终端类型、屏幕分辨率、操作系统、浏览器等千差万别。因此,在移动终端开发应用程序时如何保证程序的兼容性成为很多软件开发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在安卓平台下,作为一个开源的系统,碎片化的问题比一年就只有一两款型号的iPhone要严重得多。不过谷歌也在尽力改善这种状况,程序开发过程中一些大的手机厂商也提供了各种开发包工具帮助程序员更轻松地解决兼容问题。


(4)软件的测试环境不同

移动互联网中的程序运行在智能手机或平板上,为保证软件的质量,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考虑网络不稳定、电池续航能力有限的移动设备的特征,并对这些情况建立相应的出错处理机制,才能较好地保障用户的满意度。


(5)需要更多的IP地址

通俗地讲,IP地址就是各种上网设备进入互联网的通行证。就像邮政通信系统中的每个信封都需要发件人和收件人的邮政编码一样,互联网中的各种通信设备(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只要在互联网中发送或接收数据,都必须拥有一个全球唯一的编号——IP地址。

在移动互联网中,上网设备的数量急剧增长。除了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甚至是普通家电都拥有了联网功能。此时,传统32位的IPV4地址空间日益显得局促。为了节约IP地址资源,很多网络接入服务商对用户提供的都是动态分配IP地址资源的策略——即仅在用户上网时临时分配一个空闲的IP地址,用户下线后将IP地址回收。

这样做虽然可以有效提高IP地址资源的利用率,缓解IP地址数量不足的问题,但对用户行为的追踪和定位却存在一定的盲区。为此,拥有更大地址空间的128位IPV6地址被提出。IPV6能够提供的地址数量是很充裕的,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即使给地球上所有的上网设备分配一个IP地址也绰绰有余。这也对设备的认证和管理带来了方便。当然,IPV6并不会一下就将所有IPV4地址替换掉,而是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增长的地址位数会给网络通信产生一些额外的开销,而且旧的机器设备更新换代也需要时间,因此,短期内IPV4依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6)更多的移动应用后台采用云计算架构

移动互联网的上网设备一般都是便携式产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发出数据访问或上载请求,服务需求更加频繁。为此,数据访问量的增加、访问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及上网终端地理位置上的频繁更替,都需要一种分布式服务器架构来均衡负载并提供良好的计算存储扩展能力。

相对于传统互联网,云计算的架构在移动互联网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移动设备受电池续航与计算能力的限制,一些复杂的运算任务会更多地依赖云端强大的处理能力加以完成,减轻客户端的负载;另一方面,移动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数据(如高清视频图像等),仅靠设备自身的存储空间是很难满足这种数据增长速度的。因此,云端可扩展的存储能力会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同时云盘的多终端同步机制也在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乃至电视之间建立一种便捷的数据共享机制。